Friday, December 6, 2013

在大鳥村落,聆聽排灣族神話傳說

文:沙伊維克 / 圖:沙伊維克

大鳥村美化牆面
臺東,常被人稱為後山,而坐落在臺東縣南端的大武鄉,可以稱為是後山裡的後山,這裡主要是排灣族人的聚落,分布在大武山下,面向浩瀚的 太平洋。大鳥村,屬大武鄉行政區,在日治時期,為管理方便,將3個排灣族部落結合成一聚落,排灣族語稱之為笆札筏。大鳥村地形為斜坡狀,在88風災時,突 如其來的土石流淹沒了最上端的幾戶人家,部分房子遭到土石流的入侵,所幸發生時間是白天,讓村人有機會疏散到安全地帶,沒有造成更大的傷害。據說在很久以 前土石流也曾經侵襲過本村,這次卻真正讓這個原來沒沒無聞的排灣族部落,帶來一線轉機,許多資源湧進,大鳥村在風災重建計畫中成為重要的村莊之一。

風災過後,部落開始自主性進行多項重建計畫,並結合外界的援助,除了實際的房屋整修重建,也推動在地傳統文化的重建工作。在村民提供的土地上,根據耆老們對過去生活的記憶,建造了一座傳統青年會所及成立部落工坊,提供部落婦女進行傳統編織、縫紉、琉璃珠等工作機會。

當臺東故事協會為推動臺東各鄉鎮社區的在地故事,欲以「臺東社區故事繪本與劇場系列」為主題出版社區繪本,鎖定了大鳥村,找到笆札筏文 化發展協會的總幹事潘世珍老師,她本身就是大鳥村民,在此落地生根,現為國小主任。潘老師與協會工作人員共同討論,選擇排灣族最重要的大洪水故事,參考小 川尚義、淺井惠倫合編之《原語實錄臺灣高砂族傳說集》裡的大洪水作改寫,描寫最早以前笆札筏部落遭到大洪水侵襲而倖存下來的一對兄妹共同奮鬥、重新建立部 落、延續排灣族後代。巧妙的是故事內容呼應了照現實狀況,大鳥村確實受到88風災的重創,災後部落的人一同努力,讓大鳥村重新找回自身的傳統文化。繪本名 取為《笆札筏的大洪水》,簡單的文字與美麗的繪圖,隨書附上的朗讀光碟,由潘世珍老師親自以中文來講讀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加上了排灣族語朗讀版,閱讀之 外,也做到了母語的傳承,鼓勵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的小朋友一起共讀共聽,將東部排灣族的神話傳說提供給社會大眾認識。


在原住民社會裡沒有文字,神話傳說都是透過口述的方式,來教導下一代做人處事的觀念,以及維繫部落社會文化的價值,稱為口傳文學或口傳 歷史,現今才將原住民口傳故事寫成文字,以書籍的形態流傳到各地。走在大鳥村莊,不難發現一些房屋的牆面上,畫了美麗的彩繪,村民結合當地的傳說故事並將 其畫在牆上,藉由重建經費,協助部落進行美化環境,牆面由村民提供,邀請部落有才華的青年來作畫,例如其中一面牆有隻大鳥的圖案,就是源自於東部排灣族的 傳說故事。大鳥村,令人莞爾一笑的村名,在排灣族的神話故事裡,的確有關於大鳥的傳說,這隻大鳥非常巨大,大到能夠將人擄走,族人們都非常懼怕牠,現在連 老人家有時聽到很像大鳥的叫聲,都會害怕地躲進屋裡。

透過閱讀美麗的圖畫,讓部落族人了解自己的神話傳說,過去的口傳,演變成書籍與圖畫的方式,讓部落的小孩都能看圖說起自己的故事,這就是大鳥村發展的多元閱讀方式。

對於民國70年次以前出生的原住民來說,過去很少有機會在學校或公共場合讀到自己的傳統神話故事,只能偶然從部落老人家的口中聽到一些 故事。母語的流失,導致現在很多原住民小朋友聽不懂自己的語言,造成了隔代溝通有所阻隔,也無法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神話傳說。而主流社會的故事書裡所寫的永 遠都離原住民小朋友的生活環境很遙遠。

而這本《笆札筏的大洪水》由部落自主出發,結合部落美化的牆面故事,更能讓原住民孩子讀到與生活相近的故事,進而愛上閱讀的美麗,建立起對自身文化的信心與認同。

從主流的故事書反思

近幾年,為了激發原住民地區小朋友的閱讀能力,當地縣市政府與社福機構,推動許多行動圖書列車、說故事媽媽等計畫,帶動閱讀的興趣,以 彌補城鄉差距、資源的不足,幫助部落學童課業的提升。這個計畫讓部落的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圖書,克服了地理限制與經濟困難,深受部落孩童的喜愛。

但是,這個計畫也帶來部落的反思,圖書列車提供的書籍,少有原住民族相關的項目,大多仍是遠離在地文化的書籍,例如,唐詩故事或者中國 古代人物的歷史故事等等。這些故事來自主流社會的價值,卻往往削弱小朋友對自身文化的認知,甚至誤導原住民的社會價值。說故事媽媽在學校進行說故事活動 時,挑選的故事也以主流童書為主,常常聽到的是屈原、岳飛、成語起源等中國歷史故事,少有提及原住民的神話傳說,導致失去了說故事活動原本能夠達到的重要 目的,也失去了文化傳承意涵。

找回屬於自己的文學

布農族詩人沙力浪根據自身經驗強調,閱讀與自身文化相關的故事很重要。他以〈用頭帶背起一座座的山──嚮導揹工與巡山員的故事〉獲得今 年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報導文學類第一名,是新生代的原住民作家,得過不少文學獎項,目前住在部落裡,以創作原住民與社會議題的文章與詩為主。 從高中期間發現自己對文學的興趣,認為閱讀是創作的泉源之一,過去他會看許多原住民文學的書籍,後來著手寫自己家鄉花蓮縣中平部落(Nakahila)的 故事,他認為閱讀能激發更多創作靈感,但是怎麼樣把閱讀的東西轉換成自己的文字,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文學,閱讀純粹只是在吸收知識,他說:「我從小也是讀 四書五經,但如何轉換就是要靠自己,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然我一路念到中文系,其實也可以走主流書寫,但是我不希望自己的文字及文化被埋沒在主流文字中。」所以部落生活和傳統文化就成為他的創作來源,也是他的作品能夠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的原因。

前幾年,沙力浪在部落小學擔任支援教師期間,開始自我省思,說故事媽媽或閱讀列車的計畫,其背後的態度大部分都是認為原住民學童國文能 力不足,藉此想讓小朋友提升閱讀能力,促進課業成績的進步。令人惋惜的是帶來的圖書裡,缺乏原住民相關書籍,他表示,從過去到現今的原住民故事書籍其實已 累積到一定的數量,應該將之統整起來,讓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都能受惠。另外,沙力浪也發現到在自己的部落裡,學校邀請耆老們到學校講故事時,耆老們擔心 學生聽不懂布農族語,艱澀地操著不怎麼標準的中文講故事,長輩們講得辛苦,努力想達成文化傳承的效果,卻又違背了用母語說自己的故事的意義,老人家也在這 樣的矛盾之下失去說故事的動力。他建議可以開設相關課程,讓耆老們接受說故事訓練,教導他們說故事的技巧、教室管理的方法,即便有小朋友聽不太懂族語,學 校也可以邀請布農族青年或老師來協助翻譯,讓小朋友逐漸熟悉族語,又能了解自己族群的神話故事。

閱讀自己文化的力量

在88風災之前,潘世珍老師將多年收集的兒童、青少年書籍放在母親為她預備的房子,一開始她只是想找地方讀書,3個孩子看到她每次去到 上面的房子看書,吵著要跟她一起到「圖書館」來看書。後來村子裡其他小朋友也希望可以進來讀書,為了鼓勵村子裡的孩子閱讀,潘世珍提供場地,開放給大家來 讀書,甚至獲得協助,安排課後輔導,因此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孩子,現在也進入大專院校就讀。在88風災之後,她將排灣族珍貴的傳統文化,運用在兒童繪本與牆 面繪圖上,讓小朋友們能夠從閱讀中認同自己的社會文化。

外來的資源,能夠重新讓原住民小朋友找回閱讀的動力,而閱讀能夠實質幫助原住民學童,在學業與未來的表現都有順利的發展。但是更需要關注的是多多選擇貼進部落文化的書籍,以及部落自身提供孩子更多認識原住民神話故事的多元環境,讓閱讀能在原鄉向下扎根向上發展。

刊登在《書香遠傳》第110期,2013年11月25日